春夏养阳三伏贴——陈继新
作者:admin时间:2016-07-04点击: 0次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学预防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和《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它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一些宿疾得到减轻或治愈,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病、慢性腹泻、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
夏治”就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扶助正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促进气血运行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御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理效应。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还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的贴敷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念,此时人体的阳气也是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是最旺盛。此时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祛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的生姜、白芥子、元胡、甘遂等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两阳相合,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疾病,以达祛病保健作用。
三伏贴敷适应症: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肺心、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肺系疾病。
2、风湿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3、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泻、小儿厌食症、遗尿。
4、虚寒性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2、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时间一般为: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如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处理。
8、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禁贴敷。
9、对贴服药物极度过敏,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禁贴敷。
10、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禁贴敷。
2016年三伏贴敷时间:
头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5日
润中伏:8月6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